国学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总930期): 国学通说与课本里的《论语》(三)

  通知公告    |      2023-04-07 15:36:03    |     人气:4447     |    标签:

大讲堂封面 2022-8.png

为满足国学大讲堂听众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听课需求,方便更多的人利用网络收听讲座,由省社科联、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广旅局、市孔子研究会、市文明办、长春广播电视台《城市速递》栏目、市文广旅局关工委、市文庙博物馆、市文庙博物馆孔子学堂、市文庙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市文庙博物馆关工委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于48日(星期六)上午9:30,采取线上方式继续开讲。本期讲座,由吉林省教育学院郎镝教研员为大家讲授国学通说与课本里的《论语》(三)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共十二章,节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对于我们理解《论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提升学习能力,并将所学道理付诸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期讲座,郎镝老师从“学”“志”“思”三者的关系入手,结合课本中“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经典语句,为我们讲述在学习上想达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境界,应该采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主讲嘉宾简介:郎镝,东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吉林大学文化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学科教材培训特聘讲师、吉林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从2000年开始,从事初中、高中及大学的教学工作。在2016年被选为中华国学名人讲师团成员,受邀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主讲传统文化管理类讲座并在“超星国学”栏目担任嘉宾参加网络视频直播。出版《细语集》《阅微草堂笔记》(译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著作。

国学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自2005年创办以来,用平和的语言传播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生道理,搭建了专家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平台,成为“传承人文精神  展现时代风采”的“市民大课堂”,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市民的欢迎,先后获得了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市民阅读热情和综合素养,推进长春学习型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我馆把国学大讲堂转为线上形式,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我馆精心打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自成立以来,通过每周一期的公益文化讲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理论知识接地气、入人心,为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有效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孔子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宗旨,引领人们回归读书,爱好写字,注重家风家教。长春文庙孔子学堂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文化活动,努力成为市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高地和精神空间。中国孔子基金会将吉林省推广指导委员会设在了长春市文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