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与此同时,文博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长春市的博物馆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市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为龙头,以主题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为辅翼,以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为文庙博物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长春文庙自2002年复建后,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稳扎稳打,锐意进取,通过不断举办祭孔、成人礼、启蒙礼等公益活动和国学大讲堂公益讲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我们将采取更加开放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文庙博物馆发展得更加美好。现按照市文化局的总体工作部署,根据本馆实际情况,特制定文庙博物馆未来五年(2019年——2023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博物馆管理办法》,遵循博物馆的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文庙博物馆工作实际和省文旅厅、市文广旅局的总体工作部署,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理念
(一)国学立馆
1、研究弘扬传统文化。和普通博物馆不同,文庙博物馆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使命。我们将变特色为优势,在业务取向和发展方向上,按照兼容并举的原则,努力发挥自身的特点,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尤其要着重对包括孔子儒家思想在内的先秦诸子百家进行研究和传播。我们将以科研任务带动各项业务的发展,不断完善拓展业务研究的范围,争取在五年内取得一定成绩。
2、传播国学知识。文庙博物馆要想更好地传播国学知识,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国学大讲堂这个载体。通过文庙员工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国学大讲堂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已经成为长春文庙的一个品牌。我们将把国学大讲堂更好地办下去,并且不断提升其品牌知名度,通过与社区、学校、社会各界的合作,将其建设成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名的大众课堂。
3、不断完善三个主题展览。在国学研究和传播过程中,文庙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儒圣孔子——孔子圣迹图艺术精品展”、“开科取仕——中国科举文化专题展”和“圣迹儒风——中国文庙历史沿革展”三个主题展览的展示、宣传、教育作用。并以上述三个展览为平台,不断挖掘完善展览展示内容,充分进行基础性科研工作,带动其他研究成果和业务工作的开展。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在馆内、馆际举行学习交流会,促进员工的学习,并且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业务成绩。
(二)文化强馆
1、逐步建成具有文庙特色的文化产业链。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长春文庙在文化产业开发方面有较大的空间。我们将进一步研发具有文庙特色,能体现孔子和儒学特点的小商品、旅游品、纪念品等文化产品,并逐步打造具有文庙特色的文化产业链。
2、建设文化产业实体。在以后的五年时间里,根据文庙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情况,在时机成熟时,将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建设产业实体。
(三)人才兴馆
拥有众多高素质的人才是文庙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前提。文庙博物馆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
1、引进方面:条件允许时,为各个业务部门择优充实一些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热爱传统文化及儒学思想的人员。
2、培养方面:深入挖掘现有工作人员的潜力,举行定期业务培训,提高大家的文化内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适应文庙未来的发展;做到培养人才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为建设学习型博物馆做好人员储备,力求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团结和睦的人才队伍。同时,为单位现有员工继续深造、学习创造机会,逐步提高现有员工中、高级职称人数。
3、使用方面:通过考察每位员工的长处和特点,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另外,在人才使用上要采取灵活的形式,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即外派工作人员去外地考察学习,引进专家学者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咨询辅导。
(四)开放办馆
1、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树立良好形象。文庙博物馆近几年的发展,得到了省市媒体的关注和支持。未来五年,文庙博物馆将继续保持已经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将文庙博物馆的工作理念,祭孔、成人礼、启蒙礼、新年祈福等公益活动宣传好,做到妇孺皆知,使文庙博物馆逐步成为文物展示、参观游览、学术交流、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博物馆服务平台。
2、开展多种形式外部交流活动。文庙博物馆的发展不能离开和外部的交流互动。更广泛开展与国内各兄弟单位的馆际交流;还要走向世界,扩大长春文庙的影响,加强和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等有孔庙建筑的儒家文化圈国家的联系,通过与国外专业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开展儒家传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筹办主题展览。文庙博物馆将对现有三个展览进行充实、修改,力争办成精品展览。同时,采取灵活的方式,加强和外界的合作交流,采取对方出场地,我馆出展览;或我馆出场地,对方展览的方式举办多种多样的流动展览,等等。努力将文庙博物馆建成国学文化的研究中心、展示中心、收藏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三、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长春市文庙博物馆的发展总体目标是:传承国学、服务社会、发展自我,努力将我馆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文庙博物馆。
要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才行。为此,未来五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征集文物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文庙博物馆也不例外,必须要收藏一定数量的文物、古籍,并围绕其展开研究、陈列等业务。由于文庙博物馆属于专门型博物馆,文物、古籍的征集工作相对滞后。在未来五年时间里,要逐步加大投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有计划、有步骤、量力而行地征集一些文物、古籍,以充实馆藏。并且,文物、古籍保管、陈列、研究的相关办法的制定和人员配备也要同步跟上,确保相关业务及时开展。
2、提高陈列水平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展示自身形象、面向社会、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文庙博物馆要树立形象,必须具备有自身特色的,为社会和观众所认可的展陈。因此,文庙博物馆精心布置的三个主题展览。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充实内容,增加展览形式,逐步形成自己的展陈体系。
3、发展、完善社会教育工作
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要服务于社会,在各种效益指标中,首先以社会效益为先。在这一原则下,完善我馆的社会教育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教育领域,积极做好一年一度的祭孔等公益活动,以传播儒家优秀文化,开展学术交流,弘扬中华优良传统,再现古代祭祀礼仪,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4、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科研是保持博物馆生命活力的关键。文庙博物馆科研条件尚不完备,科研人员严重欠缺,使现有的科研能力明显不足。按照先易后难、先重后轻的办法,我馆的科研工作首先要集中精力理清长春文庙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开展孔学、儒学、东北史相关部分的研究工作,争取在五年内取得初步成绩。
四、发展模式
1、简约化:充分利用现有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2、规模化:力争使所举行的活动做到精致、有影响力;
3、常态化: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4、专业化:人才培养、专业研究等方面深入挖掘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