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社科联、市文广新局、市社科联、市孔子研究会、长春电视台《城市速递》栏目、市文庙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公益讲座将于10月28日(周六)上午9:30,在长春文庙明伦堂报告厅继续开讲。本期讲座,由吉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易经》学会副会长刘世荣老师讲授:重阳佳节话孝道。
“重阳”指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是《周易》天地之数中最大的阳数,故用“九”表示“阳”。每年九月初九是两个“九”相重,故把这一天就做“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过“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登高望远,插茱萸,喝菊花酒,怀念亲人,尊重老人等等,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文化内涵,形成了重要的中华民俗。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同时把“重阳节”列入“非物质文化名录”。对全社会敬重老人,爱护老人形成了巨大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孝经》 说:“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在2017年“重阳节”到来之际,刘世荣老师将结合《孝经》等国学经典,专门给广大市民朋友介绍“重阳”风俗和中国的“孝道”,对激发青年人增强“孝道意识”,自觉培养关爱老人,尊重长者的高尚情怀有一定帮助。
周六,长春文庙免费开放,欢迎光临国学大讲堂,收听精彩国学讲座。
主讲嘉宾简介:刘世荣,1956年生,河北省永清县人,1976年入伍,曾任空军某部连长,军情报站站长、空军中校军衔、长春市人民政府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主任。吉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易经》学会副会长、市孔子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长春市慈善会理事。刘世荣主任对儒学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撰写论文数十篇,《艺无止境话超越》、《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等评论文章分别被《走进经典》(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吉林日报》等报刊杂志刊用。刘老师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浅出,多次为市民讲授传统文化,颇受群众喜欢。
